燕如意搀扶着太后的手,跟着随行的宫人步入中殿,余光向后轻轻一瞟,瞧见那抹熟悉的身影,燕如意勾唇一笑,真是个木头!
“太后娘娘,请入座。”
燕如意扶着太后坐下,眯眼一笑,随后在太后娘娘的左侧入座,太后轻轻的拍着燕如意的手,轻声道:“如意,倒是有心了,若不是有你陪着哀家唠几句,哀家这宫殿中恐怕是看不到一点人气。”
明眼是夸赞燕如意,实际上倒是说给一旁的文宜修听的,燕如意虽说表面是个小孩子,可到底是活了二十几岁的人,眼珠一转,跟着附和道:“太后娘娘哪里话,这还不有宜修哥哥在。”
太后不语,心里泛了几分苦涩,她倒是想让雪儿多来看看她,雪儿平日里忙,哪里顾得上她这个老婆子。
倒底是察觉了气氛的端瑞,文宜修神色一敛,忽而站直了身子,语气诚恳的说道:“皇祖母见谅,是宜修的疏忽,往后定会来皇祖母宫中多行走动。”
太后并未答话,就连这视线也并未落在他的身上,文宜修低垂的双眸,仍然定定的站着,长长的睫毛在眼窝处投射出一片阴影
,这种场面燕如意哪里有见过,自然是有些不适应,感觉浑身不自在,微微蹙眉。
噗嗤一声,燕如意捂着嘴轻声一笑,听闻声响,文宜修转头看向燕如意,黝黑的眸子一片清冷,二人眼神相交汇,燕如意心里一疙瘩,慌乱的避开视线。
糟糕!她只是瞧见气氛有些压抑,想着调和一下罢了,倒是没想到该作何解释,双手交叠,正紧张之际,抬眼便撇见太后关心的目光,眼神一亮,有了!
“太后娘娘,如意有些饿了!”
燕如意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两眼巴巴地望着太后,嘟囔着说道。太后笑了笑,伸手刮了刮燕如意的鼻子,宠溺的说道:“真是个小馋猫。”
瞥见一旁站立笔直的文宜修,倒觉得有些突兀,叹了口气,罢罢手,“修儿,坐下吧!”
“宜修谢皇祖母。”
太后点点头,看着身后的嬷嬷,说道:“还不快点备上膳食。”
“是”领头的嬷嬷应了一声,拍了拍双手,早已恭守在门口处的宫女端着膳食有序的进入中殿。
一盏茶的功夫,桌子上便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燕如意咽了咽口水,两眼冒光。
这古代虽然什么都没有,不过这里的食物倒是一绝,若不是为了每日吃到这古京城中的小吃,她燕如意恐怕豁了这条性命,当日也要想尽办法穿越回去。
文宜修坐在太后的右侧,依旧是一副木瓜脸,冷冰冰的,燕如意余光轻轻的撇了一眼,啧啧!心里忍不住的竖上一个大拇指,明明是个屁大点的小孩,还故作深沉。
刚刚难道是燕如意为他解围,思索不解,文宜修抬眼望向对面,却瞧见燕如意吃得正香,嘴角处还粘了一粒米饭。
暗自摇了摇头,文宜修抿了一口茶水,眸中清冷,到底还是个七岁的孩子,一时兴起,他还真是糊涂了!居然认为燕如意有这能力。
太后用筷子夹起面前的鱼肉放入燕如意的碗中,
“如意,你这身子到是要多补补才好。”
燕如意鼻子一酸,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颤,微笑着点点头,
“如意谢谢太后娘娘。”
鱼肉吃进嘴里,但有些不是滋味,她好像有点想家了!
用过晚膳后,太后便歇下了,按照现代的时间算,眼下也不过晚上的八点左右。
想当初,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青年,她可是熬夜大军中的一员,所谓漫漫长夜无眠期,索性便想着到附近的园林走一走,奈何太后不放心,硬生生的将文宜修安排在燕如意身边。
燕如意虽然百般不愿意,但碍与太后的身份,执拗不过,只能勉强同意。
文宜修出行也并未带随行的侍卫,寂静的夜色里,只能听得见二人一前一后的脚步声。
燕如意走在前面,月牙慢慢的攀上枝头,夜空中不见一丝云彩,点点星光,忽闪忽闪,清冷的月色透过树枝的空隙洒在地面上,斑波点点,一丝丝微风拂过,树叶晃动,不时响起“簌簌”的声响。
许是触景生情,燕如意停下脚步,望着悬挂天边的圆月,低声呢喃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文宜修神色一惊,眼眸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后融入浓浓的夜色之中,消失不见。
又是一阵细风拂过,树上的叶子被风吹落,在空中不断的盘旋,燕如意伸手,接住一片落叶,落叶归根四个字,突然重重地锤在燕如意的心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正处于变声期的少年,嗓音夹着的一丝磁性,像是带着一股魔力。
燕如意有些慌神,肩膀处传来一股沉沉的重量,燕如意抬头,入目的便是文宜修姣好的面容,少年的气息扑面而来,燕如意一惊,向后退了几步,定了定神,伸手摸了摸肩膀。
不知何时,他竟然解了披肩,披在了她的身上,上面还残留着一丝余温,心里莫名一暖。
文宜修个子高,他的披肩披在燕如意的身上,还多出一截拖在地上,像是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尽显滑稽之色。
“郡主想必是在思念渊王。”
听闻此声,燕如意心中一沉,只消片刻,便又换上了那副天真无邪的模样,她盯着文宜修,眼泪亮晶晶的,也对,在他们看来,这里,她也只有燕承泽一个亲人罢了。
燕如意并未答复,擦过文宜修的身侧,向前跑去,发丝随风起舞,头顶的步摇叮当作响。
她忽而转身看着呆呆站在原地的文宜修,忍不住笑了笑,指了指披肩,大声地说道:“如意就多谢宜修哥哥的披肩,改日一定送还。”
文宜修张了张嘴,终究未问出口。
那人影渐行渐远,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望着燕如意所在的宫殿方向,街道处挂着灯笼,那里灯火通明,仔细瞧还能瞧见烛火跳跃,文宜修负手而立,眼眸里藏着让人瞧不出的情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诗倒是有些意思!
点击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方便下次阅读
我知道了
点击中间,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