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腊月八的喜事

第17章 腊月八的喜事

“八样,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找齐的呢,叫八宝粥。”

老爷子喝了口粥,“还有甜味呢。”

“爷爷,这粥我可煮了小半天了呢。”

“嗯,不光有甜味,还软烂。”

“喝粥,别折瞎了丫头的心意。”

一顿饭吃得大家热乎乎的。

饭后,老太太打发大郎出去了一趟。

没多大功夫,便带着张大夫来了。

“他张叔,今天又麻烦你了,给我家四媳妇把把脉。”

“老四家的,还不过来坐下。”

“娘,我也没病,你看我现在不挺好的吗?”

“过来坐下。”

唐氏只能坐在了凳子上,伸出了手腕。

只见着张大夫,拿出了脉枕,垫在了唐氏的手腕上。

张大夫,沉吟了半响,闭眼仔细感受着脉动。

见着老大夫,闭目沉思,许久也不说话。唐氏也心毛了,又难道自己真的得了病,自己不知道。

半天才见张大夫,展露了笑颜。

“恭喜了,你家的四媳妇,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恭喜,恭喜你们家即将添丁。”

“媳妇,你有了,真的有了。”

老四高兴疯了,围着唐氏不知怎么好了。

这边老四围着自家媳妇转悠,便被自家爹给了一脚。

“都该当爹的人儿了。”

“老哥见笑了。多谢张哥,到时来喝酒。”

“好,年轻人嘛。”

张大夫笑了笑。

“咱们都打这时候,过来过。”

李家给了诊金,又由大郎给送了回去。

这边你老是围着媳妇儿。唐氏动态,动一下,他便伸手虚扶着,生怕磕着碰着了。

唐氏宛如变成了瓷娃娃一般,怕磕怕碰的。

李明全的这种状态,引得炕上的冯氏,和几三个她姓抿嘴直笑。

“全哥,你不必如此,让嫂子们笑话。”

唐氏也是害羞了,面颊上染上了红色。

“你大可不必这样,当初大哥二哥三哥,那时也这样,比我这还邪乎呢。”

这一下可不得了,炕上的她姓三人,齐齐地陣了一口。

转过头来不理那边的小两口了,过来跟炕头的婆婆说话。

让小叔子接了老底儿,谁都没脸儿。

坐在地下的哥仁,齐齐的横了自己的小兄弟一眼。

那眼神中的忧怨,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

张大夫在交代了,注意事项后,便由大郎送了回去。

“老四家的,这以后家里的活计,便由你的几个嫂子来做。你就不要再插手了,先保胎要紧。”

“谢谢娘,谢谢三个嫂子。”

“你们这些孩子也注意些,千万不要撞了你们小婶儿。”

“月儿,你以后可不能,往小婶儿身上扑了。”

“为啥?”

“你小婶儿要生小孩儿了。”

“是小弟弟吗?”

“月儿说是小弟弟?”

“叔叔太喜欢你了,明儿叔叔让大伯给你买糖吃。”

“我们也要。”

其他的几个孩子顿时不干了,也吵着要。

“都有,都有。”

李明全这边笑呵呵的掏出了钱,递给了自己的大哥。

“噢,明天有糖吃喽。!”

“一帮臭小子。记住,这是买给月儿吃的,你们别都给吃了。”

这之后唐氏变成了保护对象。

“弟妹,你放下,我来。”

二嫂将盆子接了过去,其实那也就是个空盆子。

“给我,别碰了你,旁边坐着。”

唐氏看着李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想着自己妹妹在婆家的遭遇,便不觉感怀在心。

李明权将东西拿走了。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腊八便在李家人喜笑颜开中过去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年根儿到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三。

过了腊八,日子,一出溜便到了腊月二十三。

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老爷子领着,抱着大红公鸡的长孙大郎,二三祭了灶王爷。

送完灶王爷,这便是开始了过年的程序。

二四这一天,家里的女人们,整整忙活了一大天,将家里家外清扫一遍。

尽管家里忙着备年货,准备过年,可是李家镇上的摊子照常出。

腊月二十六。

这天是冬日里难得的一个挺好的天气。坐在廊下的苏宛央,被日头晒的昏昏欲睡。

正在廊下,昏昏然的苏宛央,被大门口的一阵马嘶声惊醒。

猛然间抬起头。看见孙掌柜领着,几个抬着东西的小二,已然走进了院子。

“孙伯伯。”

苏宛央茵看见,抬腿便迎了上去。

“孙伯伯,可是稀客,快屋里请,外面冷。”

苏宛央将人往里面让。

“孙老哥,屋里坐。”

二叔李明禄从屋里迎了出来。

众人礼让着,进了堂屋,分宾主落座。

苏宛央去灶间烧开水,准备沏茶,便见到自家爷爷从外面回来。

“伯伯喝茶。”

苏宛央给上了茶。

“宛央,告诉你奶奶,备饭。”

“老爷子,别忙活,我这楼里还一大摊子事儿呢。”

“伯伯,不要客气,爷爷早就说过,要请伯伯一顿饭呢。”

“真不是客气,我与福老弟的交情还用说吗?真是楼里边的事情,撒不开手。其实我早就应该来的,真是抽不出空来。”

“这不,快过年了,这是东家的一点心意。李叔,我这就告辞了。”

“你不能吃了饭再走,都是现成的。”

“李叔,真是走不开,店里忙着呢。下回,下回一定吃了饭再走。”

苏宛央看孙掌柜真是留不下来,便转身退了出去。

孙掌柜出门时,便见苏宛央与刘氏,提着两个背篓过来。

“孙掌柜,都是些自家出的,给庞东家尝个鲜。”

李明禄接过大嫂递过来的背篓,帮着装上了车。

二叔接过小侄女儿递过来的,看到小侄女儿的眼色,将东西递给了孙掌柜。

“老哥,不要介意,农家土产。”将东西放在了孙掌柜的脚边,”你也尝尝农家的物产。”

几位跟来的伙计,自是也不忘了几百文的赏钱,心中自是得意,来时都不曾想过,小六子自是另有一份的。

那背篓里面装了核桃、栗子,还有猎来的虎肉、鹿肉、熊肉、狼肉,各一块儿。

“伯伯,这个给你留着尝尝。”

苏宛央,将手中的背篓递了过去。

李家人送走了孙掌柜,自回院内。

全家看着孙掌柜拿来的东西,绸布四匹,细棉布四匹,时兴头花一盒,这个明显是给家里姑娘预备的,猪肉半扇。

“这是镇上有钱人才穿的绸子,真漂亮,真滑溜。”

二婶用手轻抚,又急忙缩回手,生怕碰坏了。

刘氏看着那个头花,喷喷称奇。

“这跟真的似的。咱家小闺女戴上保证漂亮。”

刘氏拿出个头花,在身边玩耍的月儿头上比划着。

“咱家月儿更漂亮了。”

月儿便美美的。

马车上的孙掌柜,望着前面,可眼中却没有聚光。

这天,苏宛央跟着娘亲刘氏,和二婶、三婶一起去了镇上。

她们比卖栗子出去的晚,到了镇上正是热闹的时候。

这时的江城镇,比之平时更为热闹。

趁着年前卖家,赶紧推销自己的货物。

平民百姓忙碌了一大年,趁着过年的时节,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吃食,满足下自

买些布匹,给家里的大小都来件新衣。

街道两边站满了叫买的、叫卖的小贩,卖什么的都有。

胭脂头饰、手镯、耳环、各色糕点,也有店家在自家六前摆上摊子,令伙计叫卖

“姑娘,看看。我这儿都是京都最新流行的头花饰品,过来挑一挑。”

“来看一看,最好胭脂。”

“好吃炉果。”

各色货品,也算是琳琅满目了,虽不及后世的多种多样,可也不算少了。

这一会苏宛央便见街边有卖炉果的、槽子糕、竟然还种象牛舌头的,平时竟忙着赚钱了,也没有顾得上看。

苏宛央便每样都买了些,放在背后背篓中。

路过药店的时候,还进去买了些大料、花椒这些香料。

苏宛央有心将空间中的大米,运些出来给家里吃用。

“娘,我去昌顺楼找爹爹去,顺便路过粮店时买些米,预备着过年时吃用。”

刘氏叮嘱苏宛央注意些,便放她走了。

苏宛央没想到,这么容易娘亲便答应了,心中得意地走了。

刘氏与魏氏自是去采购年货,苏宛央寻路往昌顺楼而去。

一路瞧着街边的小摊,慢慢地逛着,来到这里这么长的时间,还是头一次这么悠闲地逛街。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本书!
下一章
上一章  | 目录

点击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方便下次阅读

不再提醒

我知道了

点击中间,呼出菜单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