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大屏幕画面一换。
只见在那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中。
六、七十艘,大如小山般巨大的船,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大明的旌旗迎风飘展。
甲板上人头攒动。
有文士,有身着铠甲的将士。
他们身旁堆满了如山般奇珍异宝,价值无法估量。
数十艘巨船,遮天蔽日,乘风破浪。
所有的皇帝都目瞪口呆。
嬴政震惊莫名。
“什么?永乐大帝的时代竟然能够周游四海了?朕可是做不到!”
李世民不由得震撼不已。
“这……我大唐的船,也不过有它三分之二大吧?”
房玄龄道:“正是如此。”
“陛下,我大唐去倭国、琉球,仍然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而这西洋,似乎是西面的大海,更是凶险万分。”
“这大明的造船技术,简直登峰造极了!”
李世民无奈的摇摇头。
“现在我大唐,实在没有这种技术!”
“我大唐万万不及!”
宋太祖赵匡胤双眼瞪得老大。
“这大明的宝船,也太大了!”
“比我大宋的,大了一倍还不止!”
宋朝海上贸易异常发达。
但是宋朝的船只也不过三四十米长。
而郑和等人所乘的船只竟然达到了七八十米长。
“老四的这个功绩,连我这个老子都远远不如!”
“寡人要是有这么大的舰船,早就彻底消灭了那些倭寇!”
朱元璋激动不已。
大明开国之初,实行海禁。
当时的造船、航海技术不发达,对倭寇束手无策,只能被动的封锁海岸,消极防御。
朱元璋望着朱棣的身影,心中的怨气早已一干二净了。
五征蒙古,展现的是武力。
远洋航行,就是文治为主,武功为辅了。
【永乐十九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在顺天府北边的怀来调集军队十万人,精心挑选“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精锐士兵,开始军事演练,这就是史上盛赞的永乐大阅兵。】
【当时来观礼的使节达二十七个国家之多。】
天空中的画面一转。
只见紫禁城外的一片平地上。
一座高台上,朱棣正襟危坐。
整个山谷旗帜飘扬。
数十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
每个士兵都身穿铠甲,手持武器,精神抖擞。
不远处的观礼台上,数千名各种相貌、各种服饰的异族外邦人,饶有兴趣的望着下方的士兵。
朱棣大手一挥。
各个军队分别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
“土狼兵”、白杆兵演练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等。
而神机营、三千营每人一支火铳,更是推出数百门崭新的火炮。
一位将军一声令下,众士兵火铳、火炮齐发。
火光耀天。
火炮的威力更是巨大无比。
上千米外的高山被轰塌了半边。
巨石纷纷滚落。
轰隆隆的巨响声,从屏幕中传出来。
现场上尘土弥漫。
那些外邦使臣不由得都目瞪口呆。
朱棣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等人不由得都站起来。
先前无论是朱棣五征蒙古,还是大明宝船下西洋的壮举,众人虽然震撼,但仍然还在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之内。
而此时火铳、火炮巨大的威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心灵上的冲击,无与伦比!
大明军威之盛,士气之旺,武器之强,举世罕见!
“那……那是什么武器?”
嬴政声音都颤抖了。
“朕如果有那种神器,北平匈奴,南推百越,轻而易举!”
“大秦可以扫平任何国家!”
汉武帝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
“如果朕能拥有这种武器,我大汉领土至少能够扩大十倍。”
李世民道。
“秦皇,汉武帝,你们只看到了那武器巨大的威力!”
“却没注意到明军的士气!”
“这些明军战意冲天,战斗力极强!即使没有这些大杀器,他们也丝毫不弱于那些鞑子!”
“这武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嬴政和汉武帝不由得点头。
“唐皇所言极是!”
皇太极等所有清朝皇帝都默不作声。
崇祯如果……不,哪怕有一半武器,他们也绝不能得了天下。
【这次大阅兵,宣扬了大明空前的实力,周边所有番邦、异族震撼不已,更加对大明心悦诚服,争先恐后臣服。】
【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大明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六十多次。】
“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儿子!”朱元璋不住的伸手擦着眼角。
“朕有生之年,都没有做到四夷来服!”
现在他早已经忘记了斥责这个谋逆的儿子了。
视频之中,继续盘点!
【明成祖朱棣对内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完善了文官制度,缓解帝皇处理政务的疲劳。】
【文教方面,重视科举,选拔有用之才。】
【命人编撰《永乐大典》!】
视频剪辑画面之中,
忽然出现了一部金色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收录了明成祖之前历代所有的图书,凡是收入其中的书籍,均未删未改,他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朱棣大力发展经济,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他命人兴修水利,疏浚会通河,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
【鼓励垦荒,减轻农民的赋税,法度轻微,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国力比洪武时期更加强盛!!】
【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永乐八年,全国税粮四千万石。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两千万石。】
【而这时的人口不过五千多万。】
【百姓家的粮食吃不完,无处堆放,烂在仓库里。】
【而国库及全国各处的粮仓,更是粮食腐烂无数。永乐十六年,朱棣不得不下令,再次减少粮税,朝廷实在无处放了。】
点击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方便下次阅读
我知道了
点击中间,呼出菜单